一般人对触觉刺激的反应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单纯自然反应;另一种是大脑对刺激进行的识别性的反应。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生前后发生缺氧情况而导致触觉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或是因为婴儿时期很少被抱,少有被触摸锻炼的机会,以至触觉神经系统发展不成熟,由此就造成这样或那样的触觉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触觉发展的四个阶段
胎儿期
在其他感觉开始运作前,胎儿的触觉已首先发挥作用。胎儿2个月时,唇部出现最原始的感觉细胞末梢神经小体,如碰其唇,会出现规避反射。4个月时,上唇和舌头被触摸,则出现吮啜动作,如手心被触,出现抓握反射,如碰触脚底,脚趾会动,膝和髋关节出现屈曲动作。7个月时则会吸吮拇指。
婴儿期
婴儿的防御反应很强,识别反应刚开始发展。
婴儿对触觉的接收经常与其他感觉混淆,此即共感现象。所以,做婴儿按摩时,需同时对他说话,因为声音会增 加婴儿对触感的感受性 ,运用感觉统合的观念,可大 提升孩子的整体发展。
学步期
幼儿会走路之后喜欢把玩东西,触觉辨识能力快速发展。幼儿触摸到东西,拿来看看;看到东西,又伸手触摸它。
这个阶段幼儿将触摸印象与视觉影像配对,建立正确的形状知觉。此阶段触觉防御系统与辨识系统同等重要。
学前期
学前儿童喜爱玩各式启智灵益智玩具,辨识系统发展终于超越防御系统,学习能力有突破性发展。
既然触觉对于宝宝成长有如此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的触觉发展指标。
0-6岁触觉发育指标
1个月
宝宝出生一周,触觉敏感性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宝宝对身体接触,特别是对手心和脚心的接触非常敏感。
大人用手轻触宝宝的手心和脚心,宝宝会有反应。一周后,宝宝对触摸和包裹的方法也十分敏感,喜欢柔软而不是粗糙的感觉,不喜欢被粗鲁的摸抱。舒适的尿布和柔软的衣物布料会比粗糙的衣服更让宝宝安静。
2个月
由于先天反射还没消失,会经常攥着拳头。
3个月
宝宝伸出大拇指或食指,宝宝会抓握。
大人将手指或能发出声响的带有柄的物体放入宝宝手中,看宝宝是否抓握,同时会主动伸出小手拍打玩具,玩具在手中停留的时间延长。
4个月
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完善,条件反射性反应逐渐消失,会主动伸手抓住逗引他的东西。
5-6个月
触觉越来越敏锐,对人的抚摸和抱抱很敏感。
抱宝宝的时候宜轻柔,力度大或者用力不当时宝宝感觉不舒服时会有排斥等表现,喜欢和爸爸妈妈和看护他的亲人的接触。陌生人和宝宝互动,宝宝明显不喜欢,而爸爸妈妈的拥抱会让宝宝感觉安全舒服。
7-8个月
看到东西伸手就去抓,不管什么都会往口里放;手的动作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准确到准确。
给宝宝准备一些能拿着、摇着、转着玩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塑料娃娃、喇叭、铃铛等等,观察宝宝是否流畅地抓握玩耍。手眼协调能力增强,能将眼睛看到的和自身的身体动作建立联结反应,宝宝清醒时经常在玩自己的双手,两手在眼前握着,手指乱动状。
向宝宝做鬼脸,观察宝宝会试图模仿与否;和宝宝对坐,问宝宝五官位置,让宝宝指五官;刚开始可能会知错,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宝宝可以准确指出五官。
9个月
孩子9个月时,能用眼睛去找从手中掉下的东西,手上拿着一根小棒去敲打另一个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10个月
宝宝的的手指会更加灵活,如果玩具掉到桌下面,还会知道去寻找丢掉的玩具。在碗里放一些小珠子,引导宝宝抓起,观察宝宝能否顺利抓握。
1周岁
这时宝宝常常是小手高高举起,过一段时间小手才会慢慢放下来,最后才能“甩开膀子”行走自如。这是宝宝在依靠小手寻找平衡。
2-3岁
宝宝开始对自己排泄器官的触觉信息开始敏感,会有意识地用手触摸排泄器官,解便的过程会让宝宝感到快意。
3-6岁
逐步走向规范的活动。这个时期,在人类对触觉刺激的两大反应中,当识别系统的发展终于超越了防御系统时,学习能力将有突破性的进展。
这时,所要做的就是为宝宝提供各种安全玩具让他把玩,以促进手的辨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辅助视知觉,从而进一步推进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与宝宝一起游戏,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和互动,这对于宝宝触觉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