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
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4-6岁的的孩子,聚精会神的持续时间约有15分钟;
而7-10岁的孩子可以持续20分钟;
到了10-12岁,就可以持续25分钟。
3岁左右儿童的注意力
3岁前孩子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2岁后,有意注意发展起来,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3岁多孩子一般只能专注几分钟,所以幼儿园小班上课时间是十几分钟,开始时抓紧利用孩子几分钟的有意注意,以后就要调动孩子无意注意来完成上课内容了。
4-6岁的幼儿
4-6岁的幼儿,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由于言语的发展,开始能做到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但这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
学前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导
到了幼儿期,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可以较长一段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听讲故事。
由于学前幼儿仍以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例如四五岁的孩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故事,突然窗外传来一群孩子的欢笑声,他们的注意就会立即转向窗外。
培养促进有意注意发展
有意注意的形成却是孩子入学准备应有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说,孩子在幼儿园通过活动所提出的一定目的,如组织参与游戏,尤其是参与一些比赛性的作业或劳动,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任务,他们就会不断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
注意力不集中原因
在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
1.生理原因
感觉统合发展不成熟。心理学研究发现:
5~6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
7~10岁约为15~20分钟,
10~12岁约为25~30分钟,
12岁以上能持续30分钟以上。
所以,家长应判断孩子有无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或者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稳定时间的长短每个人不一样,与人的心理因素素质有关,同样与环境因素教育模式等有关系。孩子在12岁后基本属于正常成人的状态,如果依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排除生理原因后,需要需要专业、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得到有效的矫正。
2.教育原因
家长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过度的保护会导致孩子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自制力差。过度保护、过度陪读陪学,过度监督,实际上等于代替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就可能得不到正常和常态环境下的发展。过度限制,则缩小了孩子注意的范围,同样抑制孩子注意的发展。
再次是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原因,如学习内容过深(成绩太差跟不上课程的)或过浅(少数那些过度聪慧和聪明的孩子),教育方法过于枯燥或过于单一,都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和丧失责任感培养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注意力易涣散。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几种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年龄越大,进行矫正与培养的困难越大,需要的时间和过度疏导最长,甚至有很多中学生需要完全打乱现有的学习课程和学习方式去培养。
3.环境原因
为孩子提供不适当的环境,如玩具太多,室内装饰太花哨,教育者的角色太繁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且教育理念不统一,观点不一致,插手插言相互干扰)也容易让孩子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对做事情态度认知模糊,无从下手,注意力无法专注。
另外一种有些孩子的能力超过其他的儿童,觉得所学的课程都已掌握、太简单,所以不能引起他的兴趣,更激发不起孩子的挑战意识,在家无心听取家长的教诲,在无法专心上课;还有一种是有些孩子天生就属于活动量大、注意力易分散的类型,做任何事都不能持久。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后果在初期,会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招致老师和同学的抱怨,导致学习热忱降低、学习成绩跟不上,慢慢变得拖拉磨蹭,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学习效率低下和学习困难的共同表现,家长们要及时采取措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哦!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