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对普通孩子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对于很多孤独症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来说,是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理想。
目前启星有的小朋友顺利地融入幼儿园及学校,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融合能力,在某些能力上甚至比普通孩子更出色。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的成长轨迹吧。
乐乐4岁进入启星 ,因为缺乏社交沟通技巧,且有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自我管理能力差,迟迟不能进入幼儿园。
乐乐父母找到启星,经评估,明确问题是因为发育迟缓导致,特教老师表示:“如果想要达到最佳康复效果,就要严格实行干预计划”。
虽然乐乐父母很忙,但也尽最大努力配合,认真执行计划,加强与老师的交流。
通过一年多的干预,乐乐目前各方面能力均有提升,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进步明显,情绪行为同步提升,目前乐乐在园表现良好,家长也看见了未来曙光。
阳阳4岁进入启星,之前因与周围孩子格格不入,导致在幼儿园表现很差,阳阳的情绪行为问题也常被其他家长投诉,这让阳阳父母情绪崩溃。
在朋友介绍下,阳阳父母找到启星,经启星评估,阳阳整体能力不错,但自我意识严重,无法感同身受,有情绪行为问题。
特教老师表示:“着急让孩子上幼儿园只会耽误孩子的康复,家长积极的配合才是回归社会的制胜法宝。”
在家校双方的努力下,坚持干预一年的阳阳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社交能力也有极大提升,阳阳家人目前已将入园计划提上了日程。
(因文章篇幅原因,不详细举例,内容仅供参考。)
决定孩子能否上学和上什么样的学校,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孩子自身能力、家长辅助能力、学校及社会的接纳程度。
孤独症的孩子不管学业如何,就读的环境如何,生活技能的训练都是必要的。学业本身不是目的,学业是手段,提高生活能力才是目的。学业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那么再好的学业成绩也等于零。
学校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只有一个: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家长应选择比较容易接纳孩子的学校
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尽量把孩子入学的难度降低。选择好的班主任比选择学校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班主任老师的主导作用,权威地位很明显,班主任本身对孩子的接纳度高,会对其他家长、老师、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在学校里,我们面临的矛盾就是进入集体教学环境以后,孩子时时刻刻处在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因而,孤独症儿童上学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是:不影响课堂的秩序,没有严重攻击他人的行为。
其次,上学前的入学准备训练还包括训练孩子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或者半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找到厕所,并进行日常的大小便处理,会表达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听懂简单的集体指令,知道学校的重要规范等。
孩子就像一张洁净的白纸,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
启星通过和家长朋友们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孩子都顺利迈入了学校大门,同时希望未入学的家长们不要泄气,来年有你,未来可期!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