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是指孩子能够跟随他人的视线或手势,关注同一个事物,并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兴趣。它是社交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
#海南孤独症机构 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来说,共同注意力往往是一个挑战。他们可能不会主动看别人指的东西,也不会用眼神或手势向他人展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因此,针对共同注意力的训练,是早期干预的重要环节。
一、共同注意力的发展阶段
共同注意力通常分为两个层次:
回应性共同注意力:孩子能够跟随他人的视线或手势,看向指定的目标。例如:妈妈指向天空的飞机,孩子会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主动性共同注意力:孩子能够主动吸引他人的注意,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孩子举起一个玩具,看向妈妈,希望妈妈也看看这个玩具。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回应性共同注意力上存在困难,更难发展出主动性共同注意力。因此,我们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从基础的反应训练开始,逐步引导孩子主动分享。
二、如何训练孩子的回应性共同注意力?
1. 从看手指开始
目标:让孩子学会跟随成人的手势或眼神,看向指定的物品。
游戏示例:
指指看:
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
将玩具放在桌子上,用手指向它,并用夸张的语气说:“哇!看这里!”
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可以轻轻扶住他的头,帮助他转向目标,然后立刻给予奖励。
逐渐减少辅助,让孩子学会独立跟随手指。
找宝藏:
在房间里藏几个孩子喜欢的物品(如贴纸、小零食)。
用手指或眼神提示物品的位置,说:“找找看,宝藏在哪里?”
当孩子找到时,给予热烈表扬,增强他的动机。
2. 结合眼神接触
目标:让孩子在跟随手指的同时,也学会观察成人的眼神方向。
游戏示例:
眼睛看哪里:
和孩子面对面坐着,手里拿一个有趣的玩具(如会发光的球)。
先将玩具举到自己的眼睛旁边,确保孩子看到你的脸,然后用眼神看向某个方向(如左边),并问:“妈妈在看什么?”
如果孩子顺着你的眼神看过去,立刻给予奖励。
猜猜我在看什么:
在房间里放几个不同的玩具,你先盯着其中一个看几秒,然后让孩子猜你在看哪个。
猜对了就给予奖励,并逐渐增加难度(如放更多物品)。
三、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分享兴趣?
当孩子能够较好地回应他人的指向和眼神后,就可以开始训练"主动性共同注意力",即让孩子学会主动展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1. 创造分享的机会
目标:让孩子学会用眼神、手势或语言吸引你的注意。
游戏示例:
给我看看:
给孩子一个新奇的玩具(如会动的机器人),观察他的反应。
如果他只是自己玩,你可以蹲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问:“哇!这是什么?可以给我看看吗?”
如果孩子把玩具递给你或举起来给你看,立刻给予积极反馈。
轮流展示:
准备几个小玩具,你先拿起一个,兴奋地说:“看!我的小汽车!”,然后递给孩子。
鼓励孩子也拿起一个玩具,学着你的样子展示给你看。如果他做到了,就模仿他的动作,增强互动乐趣。
2. 利用日常情境
共同注意力的训练不仅限于游戏,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以利用:
吃饭时:“看!碗里有一块红色的胡萝卜!”
户外活动时:“哇!天上有一只小鸟!”
读绘本时:“你看,这只小狗在做什么?”
关键是要夸张表情和语调,让孩子觉得分享是一件有趣的事。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孩子完全不看手指怎么办?
降低难度:先从近距离、高吸引力的物品开始(如零食、发光玩具)。
增加辅助:轻轻托住孩子的下巴或用手引导他的视线。
强化奖励:只要孩子看了一眼,立刻给予奖励。
2. 孩子会看,但不会主动分享
示范:多向孩子展示你是如何分享的(如:“妈妈看到一朵花,给你看!”)。
等待:给孩子几秒钟的反应时间,不要急于提示。
塑造行为:即使孩子只是瞟了你一眼,也当作分享的萌芽,给予鼓励。
3. 训练多久才能见效?
共同注意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家长要保持耐心,记录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调整方法。
结语
通过游戏和日常互动,我们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一步步从被动观察发展到主动分享,让他们体验到与他人共同关注的乐趣。
当你看到孩子第一次主动指向天空的飞机,或者举起玩具期待你的回应时,那一刻的喜悦,就是干预路上最美的风景。
真正的沟通,不在于说了多少话,而在于分享了多少快乐。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