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孤独症机构 7岁的孤独症男孩晨晨能准确拼出100块拼图,却总在妈妈呼唤时低头摆弄衣角。这种"看得见世界,读不懂目光"的现象,在孤独症群体中极为常见。美国儿科学会研究显示,约85%的孤独症儿童存在社交凝视异常,但强行训练眼神接触反而可能导致焦虑加重。家庭干预的关键,在于打开"心灵之窗"而非机械训练眼球运动。
一、眼神交流的真相:不只是礼貌
人类通过眼神传递的社交信号占非语言沟通的60%,正常对话中,眼神接触平均每3秒切换一次,每次持续时间约0.8秒。这种动态交互帮助确认对方是否专注、是否共享注意焦点。除了礼貌的因素,我们看着别人的眼睛更多是希望通过接收别人的眼睛发出的社交信号,解读他们的意思。
别人是否注意到自己?是否看着同一件物品并有相同感受?孤独症儿童对"物"感兴趣,尤其是吸引他的事物,比如转动的风扇和汽车轮子,但是对"人”的兴趣则低很多,他们大部分不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主动跟别人有眼神接触的动因会比较低。
另外,孤独症儿童一般很难明白抽象的非语言沟通,眼神交流这种细微又高速的信息沟通方式让他们感到焦虑。当孤独症儿童面对持续眼神接触时,其杏仁核激活强度是常人的3倍,引发类似"强光直视"的生理性不适。
二、训练误区:强制眼神接触的副作用
缺什么补什么,缺眼神就补眼神,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不建议把“看着我的眼睛”当做一种技能来教。试想一下, 如果我们盯着别人的眼睛看10秒钟,哪怕是5秒钟,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当我们花很多时间教眼神接触的时候,才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大量的持续眼神接触。即使在谈话中,也是说话的人看着你,然后看别人,然后再回来看着你。所以教孩子一直盯着我们的眼睛看,不仅不是很有效,而且教错了技巧。
看着别人的眼睛是表面行为,核心问题还是注意力-关注别人,注意别人说什么,注意别人的眼神和表情是什么意思。所以关注能力比眼神重要。
以上的科普是不是让各位家长清楚了眼神训练的核心---并不是强制性的进行眼神接触,而是注重关注能力。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