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自闭症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接触过无数焦虑的家长。当听到 "轻度自闭症" 这个诊断时,许多父母既松了一口气,又充满困惑:"孩子还能恢复正常吗?" 答案是肯定的。
#海南孤独症机构 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轻度自闭症儿童完全可以逐步改善症状,融入社会。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拆解六个核心干预方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家长们找到方向。
No.1 社交活动
轻度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社交障碍、兴趣下降等症状,可通过社交活动行为干预、任务分化、感觉训练、语言训练、地板时光疗法等进行干预疗法。
轻度自闭症儿童通常存在社交障碍的情况,他们并非不愿交流,而是缺乏理解他人情绪和意图的能力。应与儿童多玩耍或沟通,多到户外活动,与他人交流,可适当缓和儿童自闭的情况。
家长可以这样做:
·从 "三人游戏" 开始:先由父母与孩子互动,逐步引入其他小朋友。例如玩 "传球游戏",让孩子在简单规则中体验轮流和合作。
·日常场景模拟:在超市购物时,引导孩子观察收银员的动作和语言;在公园观察小动物时,鼓励孩子描述 "小狗在摇尾巴,它开心吗?"
·善用绘本辅助:通过《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绘本,用图画帮助孩子理解 "高兴、生气、难过" 等抽象情绪。
No.2 行为干预
可训练儿童模仿,或进行手眼协调运动,以及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训练场地,进行玩具和动作的协调训练提高儿童对事物的兴趣,缓和自闭症的情况。
行为干预的关键是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下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 模仿训练三阶段:
初级模仿:涉及大动作的模仿,如拍手、跺脚,这些动作简单直接,易于模仿。
中级模仿:转向精细动作的模仿,比如搭积木、串珠子,这些活动要求更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高级模仿:语言模仿,通过重复简单的词汇,帮助孩子逐步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2. 任务分解法:
以“整理书包”为例,将其分解为具体步骤——"打开拉链→放入书本→拉上拉链"。每当孩子完成一个步骤,就立即给予贴纸奖励,以增强其成就感。
3.正向强化原则:
当观察到孩子表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具体且正面的反馈。例如,可以说:“你主动把玩具分给妹妹,这就是分享的表现,做得很好!”
No.3 任务分化
很多家长抱怨:"教了 100 遍还是不会!" 其实是任务难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任务分化的三个步骤:观察能力基础、拆分任务、逐步减少辅助。
可给儿童分布任务并把任务进行适当分化,儿童每完成一项,需给予正面的鼓励。过程中可适当给儿童进行提示,让儿童的行为从刻板的动作中得到缓和。
No.4 感觉训练
超过 90% 的自闭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声音敏感、厌恶触碰等。针对这种情况,家庭中可以实施的训练方法包括触觉脱敏、前庭觉训练和本体觉刺激。
1. 触觉脱敏:用不同材质的布料(丝绸、砂纸)轻轻触碰孩子,从手背开始逐步扩展至其他部位,以提升孩子的触觉适应能力。
2. 前庭觉训练:荡秋千、转椅、跳蹦床等活动能改善平衡能力。
3. 本体觉刺激:捏橡皮泥、搬运小纸箱等需要肌肉用力的活动,帮助孩子感知身体位置。
No.5 语言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是家长最揪心的问题之一。可让儿童做语言干预训练,科学的训练方法应遵循 "输入→模仿→应用" 的路径,并增加与儿童交流的时间,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缓和儿童自闭的情况。
No.6 地板时光疗法
地板时光疗法这是由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斯坦利・格林斯潘创立的干预方法,核心是通过游戏进入孩子的世界,可坐在地板上与儿童一起进行游戏,通过目光对视、捉迷藏、抛球训练等,增加彼此信任,产生亲密、愉快的感觉,以缓和儿童自闭的情况。
记住,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的语言、认知、行为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建议,自闭症儿童每周需要至少接受25小时的干预治疗。与孩子共度的时间越多,干预效果越好,反之,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因此,居家干预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有些居家干预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