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坐不住,是不是多动症?”
“他注意力太差了,玩玩具都坚持不了几分钟!”
“情绪波动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有多动症?”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疑问,别急,今天我们来聊聊:怀疑多动症,怎么办?
先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注意力、情绪控制和活动水平,和他们的年龄、性格、环境都有关系。比如,4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活动水平高,这可能是正常发育的表现,不一定是有问题哦。
#海南多动症机构 但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比如在幼儿园无法遵守规则、在家难以完成简单任务、情绪波动频繁且剧烈,那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怎么办?
观察记录: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看看是否在多个环境(如家庭、幼儿园)中都有类似问题。
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表现,看看是否有明显差异。
寻求专业评估:如果问题持续一段时间了而且很严重,则需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了。
在国内怎样求医呢,流程是什么?
选择专业医疗机构: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国内许多三甲医院设有专门的儿童发育行为门诊或儿童心理门诊。
挂号与初诊:通过医院官网、电话或挂号平台预约相关科室的专家号,带孩子进行初诊。初诊时,医生会通过临床访谈、行为观察和各种标准化量表,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评估。
综合评估与诊断:医生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评估,包括心理测评、发育评估和家长/教师问卷,以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发育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做出是否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判断。诊断标准医生会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或《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评估孩子是否符合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诊断学龄前儿童(如5岁)时会非常非常谨慎(小编基本没碰到过医生给5岁孩子下诊断的)。所以家长可以多问问医生什么时候需要复诊,日常怎样处理这种比较现实的问题。
制定干预计划:如果确诊为ADHD,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可能包括行为管理、家长培训、环境调整等。对于症状严重且行为干预效果不佳的孩子,医生可能会谨慎考虑药物治疗。
ADHD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诊,监测干预效果,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管理策略。
不管是不是确诊,这些干预做起来!
无论孩子是否被诊断为多动症,以下这些干预措施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对普通孩子的注意力、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也有积极的作用。
1. 行为管理做起来
行为管理是帮助孩子改善行为问题的核心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式:
给孩子明确的规则
给孩子设定清晰、简单的规则,并坚持执行。比如:
“玩完玩具后要收拾好。”
“吃饭时不能看电视。”
规则要具体、可操作,并且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表达。
提供正向的强化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比如:
“你今天自己收拾了玩具,真棒!”
“你刚才耐心地等妈妈打完电话,做得很好!”
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贴纸、小玩具,或者一次特别的活动(如去公园玩)。
稳定的生活环境很重要
为孩子提供有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减少干扰。比如:
在学习区域只放必要的文具和书籍,避免分散注意力的物品。
制定每日作息表,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2. 家长学习搞起来:培训课程
家庭绝对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学习行为管理策略
通过书籍、课程或咨询,学习如何通过行为管理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 情绪控制和行为问题。比如:
使用“计时器法”:设定一个时间(如10分钟),让孩子专注完成一项任务,时间到了可以休息。
使用“行为契约”:与孩子约定,如果完成某项任务(如整理书包),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奖励。
保持耐心,不要情绪化,不要过度批评
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让家长感到沮丧,但过度批评或惩罚只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或逆反。比如:
当孩子发脾气时,先冷静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不要直接批评,而是引导他回到任务上:“我们先把这道题做完,然后再玩,好吗?”
3. 寻求学校的支持
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表现可能与在家不同,与老师沟通并寻求支持非常重要。
与老师诚恳地沟通
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行为表现,看看是否有明显差异。比如:
孩子是否能够遵守课堂规则?
孩子是否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与老师分享,自家孩子适合哪种学习模式
如果孩子确实有多动症倾向,可以请老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当然,一定是商量的态度。因为一个班有很多的小孩,老师不一定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可以兼顾过来。)。比如:家长可以提供一些自己做的视觉提示(如图片、图表)来帮助孩子理解任务。
4. 寻求专业干预
如果孩子的症状已经非常严重了,医生可能会建议行为治疗或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通常只在必要时谨慎使用。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通常由专业心理师或行为治疗师进行,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管理注意力、情绪和行为。比如:
通过角色扮演,教孩子如何应对冲突或挫折。
通过游戏或活动,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和自控力。
药物治疗:对于学龄前儿童,药物治疗通常不被推荐,除非症状非常严重且行为干预无效。如果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医生会解释药物的优缺点,家长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药物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怎样调整用药等等。
最后~
多动症并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种需要理解和支持的发育障碍。无论孩子是否被确诊,家长的耐心、关爱和科学的干预措施,都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如果你还在担心,不妨从今天开始,记录孩子的行为,帮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与老师沟通,或者寻求专业评估。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我们用心陪伴。
叮!行动起来吧!
#海口多动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