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5203661881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定格精彩瞬间,分享快乐时光
自闭症孩子居家干预,避开这7大雷区!
发布时间: 2025-03-14 09:03:14 | 385 次浏览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建议,自闭症儿童每周需要至少接受25小时的干预治疗。与孩子共度的时间越多,干预效果越好,反之,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因此,居家干预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有些居家干预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海南自闭症机构 以下我们总结了7件干预时不要对孩子做的事情以及替代的方案:

1456.jpg

一、❌不断重复发指令

当我们不断重复指令时,孩子可能会逐渐对这些指令感到麻木,从而降低他们对指令的关注度

还有可能会让孩子过度依赖我们的提示,而无法主动去思考和理解任务的要求。这样一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孩子可能会习惯于等待我们的指令,而不是自己去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该这么做

√简洁明了的指令

在给自闭症孩子发指令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任务的要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词汇。

√给予足够的等待时间

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应和执行。不要急于重复指令,而是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如果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做出反应,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提示,但要避免直接重复指令。

1457.jpg

二、❌不要中断重复行为

当我们突然中断自闭症孩子的重复行为时,很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情绪问题。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愤怒,因为他们的 “舒适区” 被打破了。

第二个方面,重复行为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有时也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如果我们强行中断,就可能阻碍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例如,孩子反复摆弄一个玩具,可能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个玩具的喜爱或者对某种特定感觉的追求。


⭕应该这么做

√逐步引导

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逐步引导孩子减少重复行为。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活动或兴趣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逐渐转移他们对重复行为的关注。但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提供替代行为

如果我们觉得某些重复行为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尝试为孩子提供替代行为。比如,如果孩子总是反复拍手,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用鼓掌的方式来表达高兴;如果孩子喜欢排列物品,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分类整理等有意义的活动。

1458.jpg

三、❌不要一直用食物来奖励

如果孩子习惯了用食物作为奖励,他们可能会对食物产生过度的依赖。一旦没有食物奖励,他们可能就不愿意配合干预活动,或者表现出消极的行为。

一直用食物奖励孩子可能会让他们忽视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孩子可能会为了得到食物而做出某些行为,而不是真正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应该这么做

√社交奖励

给予孩子微笑、拥抱、表扬等社交奖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关爱。

√活动奖励

为孩子提供他们喜欢的活动作为奖励,比如看喜欢的动画片、玩喜欢的游戏、去公园玩耍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享受活动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荣誉奖励

给孩子颁发小奖状、小勋章等荣誉奖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奖励方式能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他续努力的动力。

1459.jpg

四、❌不要在孩子进步后马上增加任务

新增加的任务可能超出孩子目前的能力范围,使他们在尝试过程中频繁遭遇失败。这样一来,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很容易被打击,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应该这么做

√巩固现有成果

当孩子取得进步后,我们首先应该花时间巩固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通过重复练习和强化,可以让孩子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如果孩子刚刚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练习这种表达,确保他们能够稳定地掌握这一技能。

√逐步增加任务难度

在孩子对现有任务熟练掌握之后,我们可以考虑逐步增加任务的难度。但这个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次增加的任务难度不宜过大,要确保孩子在经过一定的努力后能够完成。

291.jpg

五、❌不要在孩子有问题行为时给予关注

通常孩子出现问题行为都有着特定的动机。比如,孩子可能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获取想要的物品,或者通过攻击他人来逃避不喜欢的任务。当我们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给予关注,实际上是在无意中强化了这些行为,让孩子认为只要他们表现出问题行为,就能得到我们的关注。


⭕应该这么做

√忽视问题行为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我们可以尽量忽视它,不给予任何形式的关注。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问题行为不能带来他们想要的结果,从而逐渐减少这些行为的出现。

当然,忽视问题行为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孩子。我们要确保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强化积极行为

相反,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孩子的积极行为上。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奖励或其他形式的强化。

例如,当孩子安静地玩耍时,我们可以走过去夸奖他们:“你玩得真认真,真棒!” 或者给他们一个小贴纸作为奖励。

1397.png

六、❌避免使用负强化

常见的负强化行为可能包括:大声斥责孩子以阻止他们的不当行为、拿走他们喜欢的东西以惩罚他们的错误举动等。

例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尖叫时,家长可能会严厉地说:“再叫就不带你去公园玩了。” 这里,家长通过威胁拿走孩子期待的活动(去公园玩)这个不愉快的刺激,来试图阻止孩子的尖叫行为。

⭕应该这么做

√正强化

正强化是通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及时给予正强化,可以让他们明白这种行为是正确的,从而更愿意重复这种行为。

√塑造法

塑造法是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新的行为。我们可以将一个复杂的行为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每次只要求孩子完成一个小步骤,当他们完成后给予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直到孩子学会整个行为。

25.jpg

❌不要忽视他们的特殊兴趣

自闭症孩子往往会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可能非常专注和持久。比如,有的孩子对数字有着痴迷的热爱,能记住大量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

这些特殊兴趣可能在旁人看来有些奇怪或难以理解,但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它们却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这么做

√融入干预活动

将孩子的特殊兴趣融入到干预活动中: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火车,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火车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火车拼图、火车模型搭建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逐渐引导孩子学习语言表达、社交互动、问题解决等技能。

√拓展兴趣范围

虽然特殊兴趣对自闭症孩子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让孩子局限于单一的兴趣中。我们可以尝试在孩子的特殊兴趣基础上,拓展他们的兴趣范围。比如,如果孩子喜欢数字,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价格、测量物体的长度等。

总之,在干预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这些错误的行为,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帮助孩子成长。让我们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知识,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支持的成长环境!


#海口自闭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站尾图.png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19-2025 版权所有:海口市琼山区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1000187号-1 网站建设:创想传媒
 留言板
X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热线:15203661881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