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神经心理和行为缺陷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等,其核心特征为社交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模式,并伴随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多动和注意力障碍等精神或神经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1-2]。近年来,随着对ASD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SD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融入社会[3-4]。
#海南孤独症机构 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症状在儿童早期出现,并持续影响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ASD多发生于3岁前,因脑部发育异常导致其成年无法自主生活,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不同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由于致病原因不明确且临床无特效药,目前ASD已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研究表明,ASD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环境因素包括孕期感染、早产、低体重出生、父母年龄等,也可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
运动对ASD患者的改善作用
焦虑情绪:ASD和焦虑症高度共病,ASD患者对焦虑障碍的易感性增加。在ASD儿童中,约68.8%至少有一种精神合并症;同样,ASD成年人中患有心理疾病合并症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最为明显。ASD成年患者患有终生焦虑症的比率达到42%,抑郁症达到37%。ASD患儿通常不参与体育活动,致使其成年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持续下降。因此,ASD儿童和青少年更有可能超重且比正常青少年更缺乏体育活动,尤其是男性患者。研究表明,16周的学校运动可降低ASD患者的焦虑情绪。动物实验也表明,运动可以减少丙戊酸(VPA)处理的雄性后代的海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IL-17以及前额叶IFN-γ和IL-17的表达,进而改善ASD小鼠的焦虑情绪[5]。
睡眠状态:此外,50%~83%的ASD患者存在睡眠问题。ASD患者往往存在谷氨酸过多、而γ氨基丁酸(GABA)过少的现象,二者失调会引起情绪症状和身体症状,导致出现焦虑情绪、睡眠障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每天进行适量运动的ASD儿童,入睡时间明显缩短,夜间醒来的次数减少,睡眠的连续性得到改善。良好的睡眠对于ASD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能够进一步缓解ASD患者的焦虑情绪[6]。
社交能力:ASD患儿一般表现出特定行为,如喜欢独自玩耍、避免与他人接触、对他人做出不恰当反应、避免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缺乏面部反应、对社交线索的理解能力差、不能适当的建立同伴关系、缺乏社交情感互惠和分享乐趣、存在接受他人观点和维持与他人对话的困难等,这些缺陷均使ASD患儿难与家人、同伴和其他成年人建立维持人际关系[7]。体育锻炼对ASD儿童的社会互动和沟通能力有积极影响,特别在社会技能、沟通、及时反应和表达频率方面。有学者通过元分析发现,体育活动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交流能力、运动技能和孤独症严重程度有明显积极影响[8]。另对50名孤独症患儿进行体育活动干预后发现,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和社会互动在训练中期和后期均有整体改善,在沟通、合作、社会互动和自我控制方面也出现明显改善[9]。
认知功能: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身体活动与儿童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平均年龄为(8.93±1.69)岁的115名ASD男性和14名ASD女性进行为期8~48周为期不等的中低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3次,结果发现ASD患者在体育锻炼干预后刻板行为出现次数减少1.1次,表明体育锻炼是减少ASD患儿刻板行为的有效工具。此外,通过对VPA诱导的孕鼠子代产后56 天进行8周间隔训练和连续训练,产后84~89天进行学习记忆的认知功能测试发现,VPA诱导的孤独症雌性小鼠较雄性小鼠表现好;间隔训练明显改善ASD雌性小鼠的认知功能,而间隔训练和连续训练均能显著ASD雄性小鼠的认知功能。分析其可能原因是雌雄小鼠机体的异同[10-11]。
适合ASD患者的运动项目
有氧运动:由于ASD患者大肌肉群肌力的下降,导致体力活动水平降低。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对ASD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有积极的影响。跑步可以提高ASD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情绪;骑自行车则可以锻炼ASD患者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的平衡能;跳绳可以提高孤独症患者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弹跳能力。这些有氧运动还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12]。
球类运动:球类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ASD患者的参与。在球类运动中,患者需要与队友或对手进行互动和竞争,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ASD患者可以参与一些基础的足球活动,如带球、传球和射门。在带球过程中,患者需要控制球的滚动方向,这对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对于ASD患者而言,乒乓球的快速节奏可以锻炼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在击球过程中,患者需要迅速判断球的落点和速度,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对他们的神经系统是一种很好的刺激。简单的篮球活动如拍球、传球等,可以锻炼ASD患者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上肢力量。在拍球过程中,患者需要集中注意力控制球的节奏和方向,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注力。而传球练习则为患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在传递球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理解队友的位置和意图,从而增强社交沟通能力。此外,一些简单的投篮练习也能让患者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13]。
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ASD患者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而设计的运动项目,包括滑板、秋千、羊角球、平衡木等。滑板运动可以刺激ASD患者的前庭觉和本体觉。患者在滑板上的滑行、转弯等动作,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身体的运动变化和空间位置的转换,从而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运动。通过前后摆动,患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刺激内耳的前庭器官,增强平衡感和空间定向能力。同时,荡秋千的过程也能让患者放松心情,享受运动的乐趣。坐在羊角球上进行跳跃,可以刺激孤独症患者的本体觉和触觉。在跳跃过程中,患者需要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力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羊角球的弹性还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促进感觉信息的整合。这些运动项目通过刺激患者的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感觉系统,促进感觉信息的整合,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14]。
小结与展望
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对ASD患者的情绪、认知和社交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运动,ASD患者能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情绪表达和情感沟通;获得社交机会,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虽然运动不能完全治愈ASD,但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融入社会。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运动对ASD的作用机制,为ASD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证据。
#海口感统机构 启星感统馆专为2-6岁的儿童而设,旨在借助专业的、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为适龄儿童的感官发育与个性发展注入更丰富、更精确的感觉信息,满足儿童与生俱来、无处不在、随时变化的感官需求,综合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