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5203661881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定格精彩瞬间,分享快乐时光
自闭症儿童早期有哪些迹象?如何干预?融合教育有多少干预作用?
发布时间: 2025-02-13 09:13:01 | 562 次浏览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该病会导致患儿在交流、语言、情感、认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出现障碍。据中国残联统计,我国大约有60万名学龄前自闭症儿童。

#海南孤独症机构 自闭症在发作之前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这导致家长容易忽略疾病的早期迹象。所以,家长应着重了解这方面知识,一旦发现孩子有自闭症迹象,便可以及时干预。医学研究表明,干预孤独症儿童的最佳时机是2至5岁,这一阶段被认为是黄金干预期。越早发现并干预,效果越显著。

1365.jpg

自闭症早期迹象

语言发展缓慢、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喜欢独自活动、不主动与家人交流,更不愿与同龄小朋友玩耍;

对玩具缺乏兴趣,无法理解游戏规则,执着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非玩具物品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反复进行单调动作。

如果出现以上迹象,家长应尽快带孩子进行专业诊断。

研究显示,对于3岁以下疑似或已确诊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就是尽早开始训练,比如强化社交、训练语言、引导行为、锻炼肢体、调整心理等。然而,即便是早期干预,也需要制定长期的计划,并在执行中保持一致性。一般建议每天的干预训练时长应达到5小时以上,每周进行5天,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需求和优势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开展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除了专业干预,家庭训练和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同样重要。家庭成员或看护者的积极参与,可以显著影响干预效果,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语言能力、行为能力及学习能力。

1366.jpg

什么是融合教育?

衡量自闭症儿童康复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是,患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正常社会。这也是整个康复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所以,融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进行特殊教育的同时,帮助患者逐步融入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以及普通教育环境,最终适应社会。

很多家长觉得,把自闭症孩子送到普通幼儿园或小学,或带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玩,就算“融合教育”了。实际上,融合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让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而是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的状态无限接近同龄人。

换句话说,就是在康复教育中,逐步融入正常幼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最终让他们能够真正接触正常环境,与普通人群进行互动。

这期间,家长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切莫为了实现融合而强行推进教育过程。在孩子尚未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心智水平前,不应强迫他们适应普通环境。

融合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确保每一步都基于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如果单纯希望靠环境去改变孩子,而忽略他们的准备和感受,这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科学计划、耐心等待,是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

196.jpg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站尾图.png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19-2025 版权所有:海口市琼山区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1000187号-1 网站建设:创想传媒
 留言板
X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热线:15203661881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