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课的定义
集体课是集认知、社交、理解、沟通、语言表达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课。集体课是连接普校、社会生活良好的桥梁,只有循序渐进,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
集体课与个训课的不同
哪些孩子需要上集体课?
#海南孤独症机构 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瘫、多动症、感统失调、语言发育迟缓、社交交往障碍等特殊儿童都需要集体环境来学会合作、帮助和互动。
为什么孩子在集体课容易“发挥失常”?
因为孩子从个训课的学习模式切换到集体课的过程中能力不足。集体课上首先挑战的就是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的稳定、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其次还要考验孩子等候、轮流、合作、竞争、遵守课堂规则等能力。
集体活动能把个训课习得的技能在集体环境中得到泛化和练习,孩子的竞争意识、基本的交流技巧、自我保护意识,课堂中的等待、跟随、关注等意识,都是只能在集体课中完成的训练任务。
自闭症集体课程的重点 究竟是什么
谱系孩子的学习一般从1V1的教学开始,因为个别差异化使得每个孩子的发展不尽相同,高强度、个性化的教学能够相对较快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当其各能力较为稳定时,就可以进入到小集体当中进行泛化融合,为后续进入幼儿园做准备。
我们认为有效的集体课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集体课中我们依旧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比如学生A现阶段在安坐方面需要加强,学生B是需要提升其对于团体指令的理解,学生C则是在情绪管理方面需要老师的引导等等。
2、可测量的课堂计划
同时也需要一个明确、可测量的课堂计划,每个活动、每位学生需要练习的目标、练习次数等都需做到明确、可测量,以便记录孩子的课堂情况,为下次课堂计划做依据,这样才能使其发展稳定且持续。
3、系统性的教学策略
还需要系统的教学策略,孩子未掌握的技能如何引导、已掌握的技能如何泛化、遇到瓶颈时如何分解技能步骤等等。
4、对普校教学的了解
当然,我们也需要对普校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灵感来设计教学活动,建立孩子集体学习的意识和规则,使孩子能够听懂集体指令,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集体式的情感和认知的学习,能够为个体创造全新的机会,不仅能提升其社会参照学习能力,学会适应社会,更能通过这个“社会化”的过程,学到如何成为更好的个体。
我的孩子适合上集体课吗
根据多年的谱系儿童干预经验,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经过系统化的集体课后,能够帮助他们顺利进入普校的教学环境。然而,为了能够在集体课上能够有充分的提升,也需要一些先备技能。
进入集体课需要具备的先备条件:
1、等待的能力
假如没有让孩子养成等待的能力,那么孩子就很难有效率的接收外界给予的信息,指令就很难传递给孩子,在团体中孩子就很容易东张西望,形成一位游离者。
2、接受指令的能力
接受指令后,如果孩子不理解,就会出现鸡同鸭讲,出现“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情况,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团体指令,在团体中就很容易形成一位干扰者。
3、配合度
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坚持度较高也较为固执的时候,在团体中会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配合老师的指令,也可能引发冲突,在团体中就会形成一位麻烦者。
4、情绪管理的能力
团体有团体的规则,可能会与孩子的固执行为有冲突,这就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于是在团体中就很容易形成一位被讨好者。
为集体找适合学生的其他考虑因素:
例如:学生的组合年龄不能相差太多、能力相似或者互补、人数控制、兴趣或者需要类似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适合的同伴会使得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更加明显的进步。
如果你的孩子未具备以上条件也许更值得花时间在一对一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如已做好上集体课的准备,建议可以与其带教老师或机构询问是否有适合孩子进入的集体课堂,多尝试进入集体课堂学习,为其找到适合的同伴、集体。
当然,进入到集体环境中并不代表着孩子能够立马适应,给孩子调整的时间,也可以及时将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与个训老师沟通,再给予针对性的引导,这样能够帮助其更快的适应集体环境。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