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一个孩子走路时不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个跟跄,眼看就要跌倒了,可是在摇晃几下后,他竟然化险为夷,身体又保持平衡了;
然而有的孩子却不能保持这种平衡,跌倒在地;
在上体育课时,有的孩子能够在平衡木上轻松自如地走动,有的孩子却战战兢兢情绪紧张,摇摇晃晃地前进,一个不慎就掉下来……
#海南感统机构 在孩子的感觉统合众多能力中,有一个经常被家长忽略,但是却几乎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所有动作中的能力,离开它,我们寸步难行。
这就是【平衡能力】。
一、什么是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孩子在动态或者静态条件下,维持一定身体姿势的能力,特别是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也是指身体对于来自本体感觉、前庭器官和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指在较小的支撑面内对身体重心稳定的维持能力。
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及时的调整人体的身体姿势,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二、孩子平衡能力的重要性
平衡能力是人体最重要的技能,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如果孩子的平衡能力存在问题,对孩子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身体素质的发展进步都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平衡能力在孩子10岁前迅速发展,在8岁前孩子就能形成基本的动作技能。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依赖于孩子身体在环境中运动,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孩子肌肉精确调节的锻炼。
有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平衡能力好,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较好,空间想象力比一般孩子优秀。
相反,平衡能力不好的孩子,无法自如地控制身体。同样,这些平衡能力不好的孩子,在理解空间关系的时候,会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有些平衡感不佳的孩子,对高度反应迟钝,所以经常爬高,意外受伤的概念远远高于平衡能力强的孩子;另一些则对高度过于敏感,任何高度都会害怕。
这些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对头部的任何姿态变化都感到紧张,这导致他们情绪长期不安,容易以小动作或自言自语来消除心理的压力,常表现为多动和多话,这极大的增加了他们融入集体的难度。
三、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对于来自本体感觉、前庭器官和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而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01、年龄和视觉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年龄的增长和视力的下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平衡能力受到影响。
儿童的坐立位姿势平衡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姿态稳定性是逐渐成熟的,8岁以后会形成类似于成人的姿势平衡,年幼一些的表现则与成年不同,是利用视觉系统维持姿态的稳定。
02、前庭器官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前庭系统在对平衡的维持中占主导作用,其稳定性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前庭系统的发展负责机体所有的平衡,而平衡则负责看机体所有的移动性:从抬起头部或手臂到翻身,坐着,特别是爬行,站立和行走。
前庭问题重在预防,孩子月龄尚小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活动空间去发展自主活动,去认知身体调控身体。
03、本体感觉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本体感觉是指身体外围组织中本体感受器所产生姿势控制、关节稳定、多种意识性感觉的传入信息。
简言之,就是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能对自部的位置、姿势、运动以及负重的感知能力。
本体感觉失衡会使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身体:走路经常崴脚、坐公交时总是站不稳、下楼梯时容易踩,不能控制平衡骑自行车或跳舞时容易摔倒等空。
04、肌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肌力的增加对平衡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肌力较差者平衡功能也较差,
对比肌疲劳前后的姿势稳定性和姿势控制研究发现,疲劳虽然改变了姿势控制但是没有改变姿势稳定性,这是由于神经肌肉活动的增加。
生活中孩子平衡能力差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在走直线的时候,身体会晃来晃去,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用手拿稳东西;逻辑能力差,语言发育也较同龄人迟缓:孩子到东西或者稍微被东西绊到就会摔跤。
因此,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平衡能力,及时进行感统训练。
#海口感统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