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5203661881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定格精彩瞬间,分享快乐时光
孤独症儿童语言之谜解密:语音、词汇、语法六大挑战
发布时间: 2024-08-20 10:00:24 | 1023 次浏览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孩子甚至一句话都难以表达,而另一些则能表达得相当出色。即便在表达较好的情况下,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正常人存在差异。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面临以下问题:


1、语言理解困难

#海南言语机构 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自闭症儿童很难培养出具备实质性语言沟通能力,那些在语言发展上取得进展的自闭症儿童也可能面临语言理解的难题。通常,他们倾向于以表面词句的字面含义解释语言,而无法领会其中的抽象意义。以「流血不如流汗」为例,他们可能只能理解其中的「流血」和「流汗」,而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关联。对于这些抽象的涵义,他们感到极为困难,因此在听取指令时,他们通常仅能理解表面的直接含义。

185.jpg


2、鹦鹉学舌

语言有两大功能,一是“独白”,二是对话。这两种功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人“独白”的能力很好,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能够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但对话的能力很差,跟他聊天会让人觉得非常乏味;有的人对话的能力很好,是非常好的聊天对象,但不能连贯地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有些人在讲台上能够侃侃而谈,但一旦下了台就变得沉默寡言;而另一些人在平时能在台下谈笑风生,但一上台却突然间失去了发言能力。通常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外显”,指的是“独白”的功能。语言和思维具有类似的结构,互相对应。有的人甚至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语言是外化的思维或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内化的、无声的语言或“内部语言”。然而,一些人持有不同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虽然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但它们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指出,存在一些非语言的思维形式和非思维的语言表达,作为证据加以说明。

非语言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动作思维等,它们先于语言而存在,所以也称“前语言”的思维。小孩子通常在一周岁左右开始说话,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具有思维能力,这就是前语言的思维;有些孤独症患儿一直不会说话,但是他们有简单的思维活动,这也是前语言的思维。非思维的语言是指在正式学会说话之前的“呀呀学语”,也称“前思维”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不连贯,不完整,随意性很强,只有自己和最亲近的人才能听得懂。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就是如此。

一般说来,所谓的“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主要指的是对话的功用。对话的特色在于“你一言我一语”,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相互产生因果关系,通过互动相互影响,这也是“交往”的根本含义。相较于“独白”所传达的是个体的思想,对话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交流共同述说一个故事。“独白”常以自我为中心,而对话则呈现“去中心化”、没有中心的特征。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是“独白”式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不善于“你一言我一语”式的对话。在对话中,自闭症儿童常常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他们说出的话经常与当前语境不协调,突显了他们在语境理解和调整自己表达的能力上存在的困难。他们似乎难以适应他人的思维路径,更倾向于“自言自语”,缺乏对话中合适的情境调整能力。传统语言学把语音、语词(语义)、语法视为语言的三大要素,后来又增加了“语用”。所谓“语用”主要就是指语言在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的运用。“独白”不涉及“语用”,只要发音准确、用词得当、语法正确就行了。孤独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于“语用”。

对话是情境性的,其中许多内容并非必须明确陈述,而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包括比划和指点),以及代词的运用来传达。因此,在对话中,正确使用代词至关重要。孤独症儿童通常在对话技巧方面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一个典型问题是对人称代词如“你”、“我”、“他”等的准确应用。当别人询问他:“‘你’怎么样?”时,他可能误认为自己是“你”,因此在随后的表达中可能使用“你”来指代自己,例如在感到饥饿时不会说“我饿了”,而是说“你饿了”以表达自己的需求。一些孩子明白这是错误的,但却无法确定具体错误之处,因此干脆放弃使用代词,完全采用实名方式。有的孩子甚至连指示代词“这个”也无法正确运用。例如,当家长指着凳子告诉他“这个是凳子”时,他会牢记“‘这个’是凳子”,下次当被问及“这个是什么”时,他可能回答“这个是凳子”,因为他误以为“这个”就是凳子的意思。

有人将上述情境描述为“模仿语言”,这指的是自闭症儿童能够记住发音,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们拥有出色的记忆力,可以轻松背诵诗歌,喜欢记忆广告词,有些甚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水平。然而,他们的联想能力相对较差,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擅长举一反三。换言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说,他们对语言、甚至整个世界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层面,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

模仿语言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即刻模仿,比如跟随电视广告词念,或者当别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时,他也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另一种是延时模仿,就是把过去听过的句子背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莫名其妙地转移话题。其实不是转移话题,而是突然想起了那句话,而且也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触景生情。此时此刻的某种外界刺激或生理状态激活了某种记忆,那句话跟这个记忆是有联系的。

258.png

3、语音问题

在语音方面,自闭症儿童存在构音障碍和声音障碍。前者指说话时出现的音素的替代、歪曲、遗漏和添加的言语异常,后者指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量方面存在问题。如音调的高低分不清楚、语流不顺畅等。


4、词汇问题

认知学习较慢,所以语汇也比较缺乏,通常都是使用具体的语汇,如名词(东西、人物的名词)、动词(动作的名词),我要吃XX、我要买XX等等,这些是比较容易学的,但是对形容词、副词、虚词等抽象的用字就很难理解,像很高兴、悲伤、因为、所以、虽然等,这些都很难学会或发展出来。

尽管有些自闭症儿童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由于他们固定的思维模式,词汇的应用却面临着相当的困难。以一个例子来说,他们可能学会了花园里的玫瑰花被称为“花”,但往往难以理解客厅花瓶里的玫瑰花或者花园里的喇叭花同样被称为“花”。

543.jpg


5、语法问题

自闭症儿童虽然具备一些语汇量,但在将语汇组合起来运用的能力相对较差。通常,他们倾向于使用简单句或命令句,如“我要做XX”、“去买XX”等。相较于复杂的疑问句或表达因果关系的语句,他们较少使用,比如“我可不可以?”或“你如果XX就会XX”等复杂句型。

一对自闭症儿童的语法发展地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与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的语言结构差别不大,只是其语言结构和语法发展较为缓慢而已。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进行研究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颠倒句子中的词序和其语言的重复性。例如他们会把“我把花瓶打破了”说成“花瓶打破了我”;自闭症儿童的重复性语言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重复的话语缺乏针对性,其目的并非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


6、语用问题

在语用方面,尽管自闭症儿童能够勉力表达自己对于食品、玩具等的需求,但他们通常缺乏对话的技巧,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人际交往。以一个自闭症儿童被球撞了为例,他可能会简单地说“去医院”,但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去医院时,他的回答可能仅限于“头破了,痛不痛苦”。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他人难以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或感受,反映出他们在语用层面上的困难。他们可能缺乏对话中连贯性的把握,使得交流变得相对较为表面,阻碍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

有些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虽已有表达或转述一些事情的能力,但能很难把整个事见件做详细而有系统的叙述,通常要别人问一句,他答一句,自己无法有结构的叙述或组织一个故事。


#海口言语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640.png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19-2025 版权所有:海口市琼山区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1000187号-1 网站建设:创想传媒
 留言板
X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热线:15203661881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