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训练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然而,有时候自闭症孩子在家中进行干预训练时可能会产生情绪上的抵触,表现为哭泣和抗拒。这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但通过理解他们的需求、采用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1、理解行为的功能
#海南孤独症机构 一切行为都是有功能的,要有效改变孩子的哭闹行为,首先我们要理解其功能。哭闹行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有其特定作用的。例如,哭闹行为可能具有缓解压力、逃避不喜欢的任务或引起他人注意的作用。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哭闹是他们在认识世界、应付世界的过程中获得需要满足的有效手段,于是他们往往会把它当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去应对一切事物,因此改变孩子的哭闹行为并不那么容易。
2、渐进式引入干预内容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渐进式引入干预内容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他们比较熟悉和舒适的任务,逐步引入干预训练的内容。例如,如果干预内容涉及到语言沟通,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表达开始,然后逐步增加难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训练的要求,减少情绪抵触。
3、对适当的反应给予强化
有效处理哭闹行为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强化”,即使孩子在哭闹,甚至大喊大叫时也要进行教学,但对其适当反应要不断进行高密度的言语强化和实物强化。另外,强化要及时,在孩子的哭闹稍微减弱或训练任务完成时就马上给予强化,且强化的行为应具体,如“你现在坐得很好”、“你的小手放得很好”等,孩子安静的时间越长,强化的力度也应越大。慢慢地,孩子就会习得:哭闹不能得到需要的满足,而安静下来或者完成了任务却可以得到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或食物,还能不断得到表扬,于是他也会慢慢地不再哭闹,逐渐学会遵从课程设置,听从指令。
4、忽略哭闹,转移注意力
不过,有的孩子的哭闹行为并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在短暂的时间就停止,而是急速加剧,此时应忽略孩子的这一行为。一旦孩子因哭闹加剧而得到额外的关注,哭闹将会继续,前面的努力也就可能功亏一篑,但这不是说我们要忽视孩子,而是仍要继续和孩子一起进行活动,让他知道哭闹并不能使他逃避任务。同时,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利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任务分散孩子的注意,孩子就可能无暇哭泣,以此达到安抚孩子情绪的目的。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处理哭闹行为的有效方法,创造一个舒适的、令人喜欢的、欢愉的环境也会让孩子不那么抗拒学习,接纳现在的处境。
在家中干预孩子情绪时,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情绪、建立信任、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渐进式引入干预内容、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抚、倾听和适应个体差异以及加入感觉偏好,都是有效的方法。切记,哭闹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家长不能太过着急,而应持之以恒,只要方法得当,最终就会达到目标。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