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孤独症?
#海南孤独症机构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学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近2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孤独症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在7‰左右,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
2、孤独症的特点有哪些?
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孩子的三大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沟通
孤独症儿童因语言能力的限制,常常会自创一些非常规或不符合年龄的沟通方式。比如:用一些怪异的发音来表达不舒服,重复说某些短语或句子来暗示焦虑。大多数孤独症孩子也会用手势进行交流,而且常常会分不清你我。
社交障碍
孩子与人进行社会交流活动时,不喜欢看对方的眼睛;不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被人叫名字时,孩子不会回应,眼睛也不会跟随别人手指的方向去看;不管别人是微笑还是生气,都对面部表情没有反应。
刻板行为
喜欢不停地摇晃身体,旋转身体或者拍手;不会正确地玩玩具,例如只玩小汽车的轮子,喜欢将积木排列成特定的形状;对声音或者气味非常敏感;挑食,对有些食品特别喜欢或者特别讨厌;对某一样东西有特别强烈的兴趣,例如反复看某一个视频、反复开关灯或门;无法接受事物、规则环境的改变。
其他特点
部分孤独症孩子存在听觉过敏、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现象,部分孤独症孩子情绪不稳定,烦躁哭闹或多动、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部分孤独症出现一些超出同龄儿童的能力,如文字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
3、如何判断是否为孤独症?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提出的“五不”早期识别,如果小孩出现以下表现,则需尽早就医,做进一步筛查与诊断: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自闭症表现之一。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4.不(少)语: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
5.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孤独症患儿从 12 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长时间不间断地盯着电风扇、转动的轮子看等。
4、如何治疗孤独症?
孤独症的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孤独症孩子2岁前,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家庭干预;2岁后,可进行医院、专业机构、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系统干预。
5、孤独症的治疗原则为?
孤独症总的治疗原则是:早开始、科学性、系统性、个体化、家庭化、社区化、长程高强度化。在专业康复机构中接受全天干预的儿童,应确保必要的干预时间及频次,每周干预时间至少40小时(含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家庭干预等任何情境中进行的干预),疗程持续2年以上。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