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指一组持续存在的语言和社交障碍、狭隘兴趣取向和刻板重复行为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多起病于婴幼儿期。
如何正确教养孤独症儿童
#海南孤独症机构 家庭养育在孤独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孤独症的形成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一般是先天形成,然后由后天环境触发,既有遗传因素也有成长因素的影响,与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环境有关、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父母教养方式
指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况,是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态度、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构成了父母养育方式,它通过父母的行为来表现和传达,将体现父母职责的特定的目标定向行为和无意间流露的诸如语调、手势、姿势、情绪等无目标定向的养育行为传达给孩子。
家庭是孤独症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主要的环境。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孤独症的核心障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往往承受着经济与精神的多重压力,常常陷入教育焦虑之中。
面对这一困境,孤独症儿童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养策略,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养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毅教授,提出了三点策略:
1、家长正确认识角色定位,掌握基本子女教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孤独症儿童接纳程度的日益提升,家长的教养意识也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教师选择、教学计划与目标的制订中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家长介入教育干预不仅能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教学效果,还能显著提升家长的教养能力与效能感。
当下,在我国残疾儿童家庭支持体系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孤独症儿童家长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养育子女的义务职责,并配合专业人员实施适合在家庭环境中开展的教育干预,家庭干预是孤独症子女在学校或机构接受教育的完善与延续。
一个人无法同时戴两顶帽子,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也很难在当好家长的同时,当好应对孤独症的专业人员。家长们的角色应是“核心的教养者”而非“教师或专业人员”,家长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适合其实施的教育干预策略。
2、家长增加胜任力,提升自身情绪调节力
除了掌握基本的教养技能,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要积极调节自身的情绪,提升其胜任力。家长需要持续地提升心理韧性的调节策略,包括通过控制居家情境、积极释放消极情绪、改变教养方式、调整感受等途径对自身情绪做好控制和管理。
近年来,正念教养被证明能更好地调节家长的情绪,并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应对养育压力。正念教养指以正念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养,以一种有意识的、不作任何判断的、平静的方式关注儿童。
家长通过专注于当下,从而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地帮助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孤独症子女进行正念训练,改善子女的问题行为、青春期问题、社交沟通技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3、家长通过团结互助,提升自身的抗逆力
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经历了艰难的自我抗逆力发展进程后,应敞开心门,努力去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广泛寻求各种形式的社会支持。
家长自身的强大并不是终点,为了倡导与争取孤独症子女的各项教育权益,孤独症子女家长需要团结起来,积极争取各种支持,并帮助有共同遭遇的家长共同应对各种问题。
一帮一家长互助组织(Parent to Paren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互助团体,通过一对一的配对形式,由一名经过专业训练、拥有丰富养育经验的孤独症子女家长,与一位新手家长结成对子,旨在帮助新手家长接纳与教育其孤独症子女。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沟通以及情感表达上往往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这就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正确的教养方式不仅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更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沟通对象,也是孩子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媒介,希望星宝的每一位家长都能“温柔而执着”。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