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认知和语言理解力”是前提
其实,要想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人称代词,重要的前提是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认知和语言理解力。
比如要认识物体(吃食、玩具、生活用品等)、认识人(自己、他人、物体的所属关系)以及自我意识的建立。
第一步,爸爸指着妈妈问孩子:“这是谁?”当孩子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说出“妈妈”时,爸爸妈妈就可以进行角色互换。
妈妈指着爸爸问孩子:“这是谁?”孩子正确理解并熟练说出“爸爸”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训练。
第二步,爸爸指着妈妈的嘴巴问孩子“这是谁的嘴巴”,孩子可以正确理解并熟练回答出“妈妈的嘴巴”时,就可以进行爸爸妈妈角色互换进行询问。
当孩子遇到角色互换时,依然可以熟练说出正确答案,就可以正式进行人称代词训练。
“我”的理解使用和表达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把所有的代词“你我他”一股脑的全部教给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教一个代词的正确理解和表达使用。一般是“我”、“我的”。举例: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然后辅助孩子一边指自己的眼睛,一边说出“这是我的眼睛”。
妈妈还可以帮助孩子用“我要”表达需求,妈妈从饼干盒取出一块孩子喜欢的饼干,说“我要饼干”。同时辅助孩子也取出一块饼干并说出“我要饼干”。
等孩子熟练之后,再换爸爸、爷爷奶奶去问话。当孩子面对不同的人,绝大部分时候可以熟练说出“我要饼干”、“我要 出 去 ” 、 “ 我 要 尿 尿 ” 时 , 家 长 就 可 以 进 行 下 一 阶段“你”的训练。
到这个阶段,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名词“妈妈、爸爸”称呼自己,而是要主动给用“我”来代表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训练是为了让孤独症儿童理解“我”这个代词既不固定指爸爸,也不固定指妈妈,也不是固定孩子自己,而是发出动作和语言的人的自称,理解“我”这个代词的概括性。
“你”的理解使用和表达
当孩子熟练掌握“我”的表达和使用时,“你”的训练就可以登场了。
妈妈拿出一个香蕉递给孩子,同时对孩子说:“给你一个香蕉。”再拿出一个给爸爸,同时对爸爸说:“给你一个香蕉。”然后爸爸和妈妈换过来,爸爸作为“我”,重复妈妈刚才的动作和语言。类似的行为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做,比如爷爷奶奶哥哥姐姐。
当类似的训练熟练之后,可以进行问答式训练,比如妈妈有一块饼干,孩子有一个苹果,妈妈问孩子:“谁有一个苹果?”让孩子回答:“我有一个苹果。”妈妈问孩子:“谁有一块饼干?”爸爸辅助孩子回答:“你有一块饼干。”经常做类似的训练,让孩子熟练掌握“你”的使用。
“他”的理解使用和表达
当孩子熟练掌握“你”的使用时,“他”的理解表达与使用可以开始了。妈妈首先把饼干递给孩子,然后用手指向爸爸(此时需要帮助孩子关注手势)说“给他一快饼干”,同时辅助孩子把饼干给爸爸。
此时一定要注意,这块饼干并不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不然孩子很可能不愿意给,起不到训练作用。妈妈也可以成为“她”,让爸爸辅助孩子完成“给她...”。
同样的行为,可以换成多人来做,让孩子逐渐解“他”不是特定的一个人,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当孩子已经熟练地单独表达“你、我、他”时,就可以开始在同一语境中混用“你我他”了。比如:“饼干是我的,小熊是你的,杯子是他的”。或者“请你把我的杯子给他。
经过上述阶段性训练后,孩子基本上可以熟练掌握“你我他”的正确使用,但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家长们需要耐心,做好训练的同时,静等花开!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